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河南水投集團助推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巡禮
時間:2024-12-12
來源:河南水投集團公眾號
瀏覽次數:次
總投資近164.7億元,先后在全省投資建設了24個南水北調引調水和供水工程項目;
建設南水北調主輸水管線594.9公里,新建、改建城鄉供水管網約1810公里,合計長度約為鄭州到北京距離的3.5倍;
服務受水區域覆蓋全省10個省轄市的30個縣(市、區),惠及人口1000余萬人,約占全省南水北調受益人口的三分之一;
……
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周年之際,河南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水投集團”)交出了這樣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利部、省水利廳等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地方政府鼎力支持下,河南水投集團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四水同治’‘五水綜改’決策部署,積極踐行‘治水安邦 興水為民’企業使命,主動對接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河南實踐。”河南水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繼成表示。
改革重組成立的新水投集團,構建涵蓋水利產業全鏈條的省級水務集團,形成基礎水利、城鄉水務、工程服務、資源開發、涉水科技、涉水金融六大核心業務板塊,打造成為“重大水利工程的投資平臺、水資產的運營平臺、水資源的整合平臺、治水科技的創新平臺”,承接省內重大水利項目,推進城鄉供排一體化建設,助力我省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以南水北調為依托,著力延長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運營產業鏈,在開發建設河南現代水網、實施農村供水‘四化’工程、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維修養護和提升水務數智化水平等方面持續發力,在助推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積極作為,在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中彰顯使命擔當。”河南水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貴恒說。
建設配套引調水工程 融入河南現代水網體系
河南省水資源總量不足全國的1.38%,人均水資源量不及全國平均水平的1/5,鄭州、濮陽等地人均水資源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10,歷史上工程性缺水和資源性缺水并存。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通水,為解決我省水資源不足問題帶來難得機遇。
隨著河南提出構建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為其中重要“一縱”的現代水網體系,圍繞全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河南水投集團聚焦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提升,聚焦提升防洪減災能力,聚焦農村供水保障,加快推動重大引調水、河湖、灌區項目以及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不斷提升水網工程信息化、智慧化水平,為河南加快建成“八橫六縱、四域貫通”的興利除害現代水網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下半年,河南水投集團多次召開南水北調豫東水資源配置北線、南線工程前期工作推進會、調度會等,董事長楊繼成、總經理周貴恒等多次圍繞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工作開展調研。這只是河南水投集團深入探索農村供水新模式,以區域為試點開辟供排一體化建設新路徑,全力打造城鄉一體化供水新格局,一以貫之不斷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縮影。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后,總干渠河南段主要經過南陽、平頂山、許昌、鄭州、焦作、新鄉、鶴壁、安陽等省轄市,這些省轄市距離總干渠較近,較早用上了丹江水。然而,距離較遠、規劃較晚的縣級區域實施南水北調配套引調水工程面臨多重困難,遲遲無法用上南水北調優質水。
河南水投集團充分利用南水北調工程資源稟賦,聚焦主責主業,主動擔當作為,把為更多的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安全、更加優質、更加可靠的水資源作為矢志不渝的奮斗方向,積極融入構建“八橫六縱、四域貫通”河南現代水網總體布局。
中州水務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州水務”),隸屬河南水投集團旗下,重點打造六大核心業務板塊之一的城鄉水務板塊,專業從事城鄉水務一體化投資、建設和運營。
“通過市場競爭,我們積極參與全省各級水網、區域水網和地方水網建設,實施了一批強基礎、利長遠重點引調水工程,不斷優化水資源配置,筑牢群眾的幸福水網,有效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中州水務負責人張南表示。
按照“以城帶農、以城補農”的思路,統籌推動城鄉供水一體化,河南水投集團打造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管理、同服務的城鄉一體化供水新模式,讓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用上優質甘甜的丹江水。
林州市處于河南、山西交界處,是嚴重干旱缺水地區,因地處安陽西部海拔較高的太行山區,從南水北調總干渠把丹江水提升到該市十分困難,建設南水北調安陽市西部調水工程是當地群眾吃上水、吃好水的熱切期盼。
河南水投集團實施的安陽西部調水工程將清澈的丹江水從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39號口門末端配套工程引出,通過37公里輸水管道和13公里隧洞,穿越南水北調總干渠、安陽河、瓦日鐵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設施69處,經過三級加壓泵站層層接力,一路提升275米躍上太行山。
據了解,該工程總投資16.67億元,設計年供水規模7000萬立方米,覆蓋了林州市、殷都區、龍安區等安陽市西部城鄉92萬群眾的生活用水及部分工業用水需求,被當地人民親切地稱作“新時代的紅旗渠”。
打造農村供水“四化”工程 使南水發揮更大效益
解決農村供水問題,是實施鄉村振興、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任務。河南水投集團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積極作為,全力推進,著力打造農村供水“規模化、市場化、水源地表化、城鄉一體化”“四化”品牌,使更多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一樣吃上優質安全的丹江水。
濮陽市是嚴重缺水地區,人均水資源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6。農村人口曾長期依靠抽取地下水過活,地下水經過處理后雖符合飲用水標準,仍口感較差。當地地下水水位也快速下降,形成了華北地區的地下水“漏斗區”。
為徹底解決濮陽農村地區飲水水質不優、管理不集中不規范和地下水超采等問題,在河南省水利廳的大力支持下,河南水投集團與濮陽市政府合作,以南水北調丹江水為主水源,對全市農村飲水進行地表水全置換。
濮陽市委、市政府依托南水北調工程,把實施“丹江水潤濮陽”項目作為民生實事重點推進,濮陽市在全省率先實現丹江水全域覆蓋。
堅持先行先試。首先與有工作基礎、條件成熟的清豐縣、南樂縣達成協議,采取特許經營等合作模式,率先開展農村供水“四化”建設試點,當年就使當地城鄉居民吃上了優質甘甜的丹江水,探索積累了經驗做法,取得了可復制的示范成果,成為省內首個將丹江水送進農村的先行試點項目。
以清豐、南樂合作為樣板,中州水務全面參與實施濮陽市范縣、臺前、濮陽縣和開發區其他“三縣一區”農村供水“四化”建設,共建水廠3座,泵站6座,鋪設管網758公里,覆蓋整個濮陽地區,惠及304萬農村居民,讓全市城鎮和農村居民全部吃上優質水、放心水,為濮陽市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資源保障。
在濮陽農村供水“四化”經驗基礎上,中州水務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對接全省其他有意向合作市縣級政府,加強政企合作,先后又實施了內黃、湯陰、許昌建安區、淅川等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打通南水北調配套水網建設“最后一公里”,使南水發揮更大效益。
南陽淅川縣依山傍水,境內有丹江、鸛河、淇河、滔河、刁河五條河流,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在其境內水域面積達506平方公里,占庫區總面積的49%。
為了“一泓清水永續北送”,淅川縣做出了巨大的犧牲,16萬多移民告別故土,奔赴新家園。然而淅川縣人民“守著一庫丹江水,卻吃不上丹江水”,供水水源主要為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導致城鄉供水保障不足。
為讓淅川縣人民也吃上丹江水,作為全省重點民生工程的南水北調水源保護區淅川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河南水投集團總投資15.27億元,新建引水線路46.7公里,凈水廠2座,一體化凈水廠8座,加壓泵站25座。
工程建成后,從丹江口庫區取水,經過輸水凈化,實現對縣城區及14個鄉鎮穩定供水,可保障淅川縣70萬城鄉居民用上安全、穩定、優質的丹江水,極大提升全縣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從根本上解決淅川縣長期以來的供水短缺問題。
蘭考縣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蘭考也是地下水漏斗區,地表水缺乏、水質不高,地下水屬于“苦咸水”,口感不佳。
河南水投集團實施的蘭考城鄉供排水一體化項目致力于探索城鄉供排水一體化投、建、運、服“蘭考模式”,加強統籌謀劃、科學規劃設計,并將全縣供水、污水處理資產統一整合,實現全部供排水由一家公司投資、建設、運營、服務,實現縣域水務完全市場化運作、企業化運營。
項目建成后,將惠及蘭考全縣80萬人民,為紅色蘭考再添一抹水潤亮麗底色,形成全省范圍內示范引領,為下一步全省推廣經驗奠定堅實基礎。
對標一流提升管理水平 提供專業高效運營服務
建后管理是工程良性運行、持久發揮效益的關鍵。為確保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健康良性運行,中州水務在管理模式構建、安全調度運營、智慧水務建設、優質高效服務等方面健全運維管理體系,構建工程長效運行機制,實現運營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
構建縣域統籌管理模式。清豐、南樂實現南水北調丹江水一個水源一張網,從取水口到各縣水廠,再到鄉供水廠(站),最后到千家萬戶,互通互補,確保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管理、同服務。圍繞建立“一家公司運營、一個標準建設、一張水網覆蓋、一個模式管理”的體制機制要求,縣級組建專業化運營子公司,統籌管理縣域城鄉供水工程,鄉鎮設立客服中心,直接抄表到戶,實現從源頭到水龍頭的“垂直”管理,建立水源、生產、供水、營銷和服務管理標準化運行體系,真正實現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為良性運營提供制度保障。
推行智慧水務系統。將城市供水運營智慧化經驗充分應用并延伸到城鄉供水一體化,推進“水務一張網”建設,圍繞“產、供、銷、服”各環節需要,積極搭建“生產數據采集平臺”“供水營收綜合管控平臺”“城鄉水務運維平臺”“城鄉水務客戶服務平臺”等數字化平臺,逐步實現數字化生產、數字化銷售、數字化運維、數字化服務的“四個數字化”發展目標,著力提高城鄉供水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提供優質用戶服務。搭建常態化水質監測體系,實現從源頭到用戶全過程的專業化水質監控。秉持“供水全天候、服務零距離”的服務理念,實行“查表、收費、宣傳、聯絡、咨詢、巡查”六位一體服務,公示服務電話,采取上門服務、預繳水費、短信提醒等方式,讓農村用戶在家門口就可以辦理用水申報落戶、繳費充值、申請維修等業務,提供有溫度的服務,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普遍提高。
打造專業運維團隊。成立城鄉水務運營管理公司,推動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運維業務品牌化、規模化、專業化。目前,承接了鄭州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市區泵站代運行項目、新鄉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南線項目、許昌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泵站維護項目等,累計運行泵站17座,維護泵站19座,供水廠4座,維護管線1747公里,閥井2458座,每日向受水區供水約191萬立方米。
堅持創新驅動融合 賦能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
新形勢下水務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中州水務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不斷優化創新環境,搭建創新平臺,賦能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
積極搭建創新平臺。成立城鄉水務研究院,建立開展技術研發與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與中國灌溉排水發展中心、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重慶水務集團等單位合作,聚焦項目需求,組織科研攻關,研發有針對性、突破性的創新成果和技術方案。公司獲批建設河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河南省企業技術中心、河南省城鄉水務一體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不斷加大科研力度。先后獲得授權專利144件,其中發明專利7件。近三年公司整體研發投入穩步上升。多種自主知識產權應用于工作實踐,例如“一種優化調峰供水系統”“一種便于清理的藻類攔截裝置”“一種具有防堵功能的混凝反應池”“一種城市供水管網實時壓力遠傳系統”得到廣泛應用。
大力開展“雙創”活動。積極鼓勵和倡導廣大員工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雙創”活動,充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挖掘創新潛力和創造活力。突出生產經營一線,注重推廣應用價值,將創新貫穿于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開展“雙創”活動以來,共征集員工創新項目成果362項,先后評選出57項創新成果,予以推廣應用。
“未來,河南水投集團將進一步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和優勢,在構建河南現代水網建設、實施城鄉供排水一體化等方面擔當作為,接續奮斗,譜寫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貢獻水投力量。”楊繼成表示。
網頁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YhkaLzULLsaAuZS7tgQQ7g